Android

Samsung Galaxy Z Fold7 詳細評測:超輕薄設計、更强大性能;這是三星摺疊機進化成最接近直板旗艦的一次 !

近年來摺叠屏手機開始掀起輕薄設計風潮,眼看去年推出的摺叠屏產品市場反應一般,今年三星終於出手了,全新一代 Samsung Galaxy Z Fold7 無論在設計或硬件規格上都帶來了 “煥然一新” 升級,從超薄設計到更大熒幕以及 Ultra 級相機規格全包攬,勢必要您非買不可!

那到底今年的 Z Fold7 綜合表現如何?在機身設計追隨超薄設計的同時在哪方面做出了妥協?大家趕快來查閱吧 ~




  • 超輕薄設計,携帶感與一般直板旗艦無差異,超好帶!

  • 機身支援 IP48 防塵防水設計,日常使用更放心。

  • 機身背面采用新一代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玻璃。

  • 采用全新更薄鉸鏈設計;屏幕摺痕更淺!

  • 外螢幕稍增寬至 21:9 比例,打字體驗更佳,兼顧單手操作。

  • 外屏與内屏幕分別增大至 6.5寸以及 8寸;内螢幕面積比前代大了 11%!

  • 升級搭載新一代驍龍8 Elite For Galaxy,性能依舊很頂!

  • 主攝升級配置兩億像素鏡頭,細節保留更豐富

  • 超廣角鏡頭升級更大底感光元件 + 自動對焦;新增超微距拍攝!

  • 内螢幕自拍鏡頭升級至 1000萬像素,超廣角自拍畫質很棒!

  • 雙外放喇叭音量與音質挺好的 ~

  • 支援七年 Android 系統大更新以及安全性更新。

  • 不支援外插 MicroSD

  • 不支援 S Pen 手寫筆(如果您有用的話)

  • 内螢幕換上打孔屏設計(如果您介意的話)

  • 3x 變焦鏡頭感光元件是時候升級了!

  • 若能配上更大電量與更快充電速度會更符合其旗艦定位

  • 售價門檻較高,不是每個人負擔得起


Samsung Galaxy Z Fold7 配置

  • Android 16 系統 + OneUI 8
  • IP48 防水設計
  • 外屏:6.5寸 2520 x 1080 分辨率 Dynamic AMOLED 2X 顯示屏、LTPO
  • 內屏:8.0寸 2184 x 1968 分辨率 Dynamic AMOLED 2X 顯示屏、LTPO
  • 體積:158. 4x 72.8 x 8.9mm(折起);158.4 x 143.2 x 4.2mm(打開)
  • 重量:215g
  • 高通驍龍8 Elite For Galaxy 八核處理器
  • 12GB / 16GB RAM
  • 256GB、512GB、1TB 內置容量
  • 【兩億(主;F1.8;OIS)+1200萬(超廣角;F2.2)+1000萬(3x 變焦;F2.4;OIS)】三攝鏡頭
  • 1000 萬自拍鏡頭(外屏)、1000萬屏下自拍鏡頭(主屏)
  • 支援 NFC
  • 側邊指紋識別
  • 4400 mAh 電量,支援 25W 有線閃充、15W 無線快充、4.5W 反向充電。



  • 外觀設計與造工
  • 屏幕表現
  • 相機表現
  • 處理器性能
  • 電航力
  • 系統表現與升級
4.5

Summary

摺疊螢幕問世多年,市場對它的疑問從未停止:摺疊機何時能真正取代直板旗艦? Galaxy Z Fold7 的誕生,讓這個問題首次變得不再遙遠。

本代在設計上的進步尤為關鍵 —— 收摺後機身厚度僅 8.9mm,重量 215g,加上更趨標準的 21:9 外螢幕比例,讓 Z Fold7 在日常握持、單手操作、口袋收納等層面,幾乎與直板旗艦無異。對 Victor 而言,這是第一款上手後就讓我動念更換的摺疊手機。

摺疊結構帶來的寬闊主螢幕仍是核心賣點,尤其升級配置更大的 8寸大熒幕在閱讀、筆記、多工處理與影音娛樂等場景均展現出直板手機難以比擬的使用效率;不過今年為追求輕薄設計而選擇砍掉 S Pen 支援確實是一大遺憾。

影像系統也迎來顯著升級:主鏡提升至 2 億像素,搭配更大感光元件的超廣角鏡頭與全新超微距功能,讓拍攝功能更完整。不過,遠距變焦能力仍與 Galaxy Ultra 系列有明顯差距,是目前仍保留的一項短板。

續航方面,在三星的系統調校下,Z Fold7 的電力表現雖說相當不錯,不過大家仍期待下一代機型能導入更大容量的新型電池,並提升充電速度,以真正匹配旗艦定位。

整體而言,Galaxy Z Fold7 是目前最接近直板旗艦實用性的一代摺疊手機。它在設計成熟度與使用體驗上跨出關鍵一步,讓摺疊機首次成為不只是「科技嘗鮮」,而是可以真正考慮作為日常主力機的選項。

更輕薄的設計,讓 Galaxy Z Fold7 開啟了摺疊屏正式進入主流手機市場的開端,就不知大家今年會否考慮跳槽呢?


外觀設計:8.9mm 超薄機身、215g 輕盈設計、IP48防塵防水

外觀上,今年 Samsung Galaxy Z Fold7 基本沿用了前代硬朗 + 方形設計風格,手機依舊采用雙熒幕設計,外蓋正面搭載了平面打孔屏,而背面則配置了橢圓形相機模組設計,搭配相當搶眼的影藍色款式,整體散發出科技與時尚感 ~

Galaxy Z Fold7 整體做工與手感對比前代用 “顛覆性” 來形容不會誇張,握在手上的第一感受就是超輕盈,其重量只有 215g,對比前代足足輕了 24g,同時也比 Galaxy S25 Ultra 輕了 3g,握在手上有種説不出的輕盈感,感覺超不真實,這體驗只有您親手握上才能體會到哦 ~

得益於更窄得屏幕黑邊以及超薄鉸鏈不突出設計,從正面看 Galaxy Z Fold7 與一般直板機造型看似無異,顔值超高的!


▲ 機身厚度對比:Galaxy S25 Ultra(左) vs Galaxy Z Fold7(右)

Galaxy Z Fold7 在合起屏幕后體積為 158. 4x 72.8 x 8.9mm,這對比前代的 153.5 x 68.1 x 12.1 mm 不但變得更寬大,同時機身厚度也削薄了 26%,達到業界頂尖的 8.9mm;同時掀開熒幕后機身厚度僅有 4.2mm,比起 Galaxy S25 Edge 更薄!

值得一提的是,直板旗艦 Galaxy S25 Ultra 的厚度為 8.2mm。將厚度從前代 12.1mm 砍至 8.9mm 的 Galaxy Z Fold7 可説是相當纖薄,非常難得!

那到底 Galaxy Z Fold7 實際上有多薄呢?

從上圖大家可清楚看見 Sim 卡槽幾乎占據了整個中框厚度,這幾乎已經是摺叠屏手機厚度極限,再薄下去就得重新設計 Type C 接口以及 Sim 卡槽部位了!


Galaxy Z Fold7 機身採用「增強型 Armor 鋁合金」邊框搭配前後玻璃材質打造。當中正面玻璃沿用了 Gorilla Victus2,而背面玻璃則采用與 Galaxy S25 Edge 同款的采用新一代康寧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玻璃

爲了追求纖薄設計,今年 Z Fold7 也選擇采用新一代 Armour Flex Hinge。

新型鉸鏈也提升了掀開屏幕體驗。根據 Victor 測試,掀開 Galaxy Z Fold7 内螢幕變得更輕鬆,這對比前代需使用 “蠻力” 掀開截然不同,工藝提升相當有感。



值得一贊的是,新鉸鏈設計在兼顧超薄設計同時,其支撐力度并沒被犧牲,Galaxy Z Fold7 熒幕的彎折曲率依舊可觀,并且給人非常堅固的感覺,並不會像某些品牌般出現鬆動現象,每次折叠与开关屏幕都让人格外放心。

防塵防水方面,今年的 Galaxy Z Fold7 機身繼續支援 IP48 防塵防水設計;IP4X 等級可防止物體大於 1mm 的固體進入機身,意味著日常中大家可更放心使用。

這次 Galaxy Z Fold7 在螢幕折起後幾乎不留縫隙,工藝上的進步值得嘉許。

此外螢幕四周加入了塑膠層以防止灰塵進入主螢幕內。

機身边框右側安置了 音量調節键以及融合指紋掃描的解鎖鍵

頂部邊框左側位置安置了外放喇叭Sim 卡槽以及 收音 Mic

底部邊框位置安置了外放喇叭、收音 Mic 以及 Type C 接口。

不得不提的是,由於機身變得超薄,右側的相機模組更凸出,若您將機身背面往平坦的桌面放機身左側會翹起,在這建議大家套個手機套,不然會加快磨損相機模組哦 ~



屏幕:6.5寸 + 8.0寸更大螢幕、外屏比例加寬至 21:9、峰值亮度 2600nits!

顯示幕方面,相比起前代的 6.3寸外屏,今年 Samsung Galaxy Z Fold7 配置了更大的 6.5寸 Dynamic AMOLED 2X 屏幕;分辨率從前代的 968 x 2376 提升至 1080 x 2520 水平,屏幕同樣支援 120Hz 自設應刷新率、Vision Booster 技術以及 2600nits 峰值亮度;打孔位置同樣裝下單顆 1000萬像素自拍鏡頭。

掀開屏幕后,我們看到 Samsung Galaxy Z Folld7 配置了支援 LTPO 技術以及 120Hz 高刷率的 8.0寸 2184 x 1968 分辨率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屏幕面積對比前代的 7.6寸屏增大 11%;清晰度達到 368ppi;同時螢幕峰值亮度也達到 2600nits。

儘管追求更輕薄設計,但 Z Fold7 的主螢幕上方的 UTG 厚度增加了 50%,内螢幕堅固性不但更強,觸摸起來也更像玻璃了,對比前代少了許多 “塑料” 感。

不得不提的是,Galaxy Z Fold7 外屏從 Z Fold6 的 22:9 加寬至主流的 21:9 比例,更寬的外屏一改前代難打字詬病,終於 Z Fold7 的外屏與一般直板機沒太大差別,贊一個!

得益於 2600nits 峰值亮度, Galaxy Z Fold7 兩塊屏幕的在戶外環境下的顯示依舊清晰可見,稍微可惜的是外屏並沒用上擁有減少光線反射特性的 Gorilla Armor 玻璃,而是沿用了 Gorilla Glass Victus 2,因此螢幕反射現象依舊存在,不過個人認爲比起前代屏幕色彩與清晰度在日光下更爲突出了,不知是不是新一代 Vision Booster 技術的功勞。

與 Galaxy S25 Ultra 一樣,Galaxy Z Fold7 外屏同樣支援 AOD(Always On Display),同時能顯示鎖定螢幕桌布(可關閉)以及音樂播放器 Widget 等。

值得留意的是,這次 Galaxy Z Fold7 的内螢幕自拍鏡頭采用了開孔設計,不再采用屏下相機技術,這讓不少顔值控大喊接受不了;好在相機從前代的 400萬像素升級至 1000萬像素,算是有得也有失。

此外,今年 Galaxy Z Fold7 屏幕移除了數位化儀,好處是機身可變得更輕薄,但得妥協的是屏幕不再支援 S Pen 手寫功能,遺憾了 !


來到網友關注的螢幕摺痕部分。

得益於更寬大屏幕以及新鉸鏈設計,Galaxy Z Fold7 的熒幕摺痕對比前代更淺了,在亮屏正面看肉眼幾乎難察覺,而熄屏時要在特定角度才能稍微看見,值得一贊。

折疊螢幕配上超大主螢幕的一大優點就是能同時打開多個 Apps 進行多功能處理,Galaxy Z Fold7 能讓您可同時間開啟三個 Apps 窗口使用,就好比您可利用這塊屏幕觀看 Youtube 視頻或進行 Zoom 會議,同時間查看電子郵件以及遊覽網頁等。

若您覺得三個視窗還不夠用的話,那還可透過【彈出視窗】方式同時間開啟更多 Apps,將多任務處理髮揮至極致 ~

此外,One UI 8 也提升了分屏操作的實用性,這次增加「90:10 分屏模式」,讓您在任何時候能更靈活使用屏幕來提升效率,讚!

此外,One UI 8 的介面下放也保留了類似 Windows 系統的 Taskbar 任務欄位。這個任務欄可讓您在任何時候都能迅速轉換到其他 App,或展開分屏操作,甚至開啟 Apps 選單,操作非常人性化。

▲ Flex 模式下的 Youtube,上屏可觀賞視頻,下屏可查看觀眾留言

▲ 得益於更大屏幕,Galaxy Z Fold7 在使用 AI 編輯圖片功能時能讓您透過左右兩塊屏幕直接預覽編輯前後差別!



相機攝影:升級配置兩億像素主攝、更大底超廣角鏡頭、新增超微距拍攝!

拍攝方面,Samsung Galaxy Z Fold7 搭載【兩億(主;F1. 7;OIS) + 1200萬(超廣角;F2.2) + 1000萬(變焦;F2.4;OIS)】像素三攝像鏡頭,當中主攝鏡頭從前代的 5000萬像素升級至兩億像素鏡頭,並與 Galaxy S25 Ultra 共享同一顆 ISOCELL HP2 感光元件。

至於超廣角鏡頭也迎來升級,對比前代加入了自動對焦功能,同時新型感光元件也采用了 IMX564,傳感器大小為 1/2.55寸,對比前代的 1/3.2寸在感光方面對比前代提升了 56%,超廣角鏡頭在低光環境拍攝將更明亮清晰。

至於變焦鏡頭規格則維持不變,繼續沿用打磨了好幾代 1000萬像素中焦鏡頭,支援 3x 光學變焦以及最遠 30x 數碼變焦。

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Z Fold7 的相機也加入了 ProVisual 引擎,它不單能提升相機快門速度,同時也能透過 AI 提升影像以及影像的清晰度,尤其是變焦拍攝方面的畫質將獲得有感提升。此外這部新旗艦也支援 10-bit HDR 視頻拍攝。

那它的綜合表現是否達到 Ultra 級別呢?大家一起來透過拍攝樣張來審判吧 ~

實際拍攝樣張

第一組 – 超廣角 => 30x 變焦樣張

 ▲ 超廣角拍攝

▲ 主攝鏡頭拍​​攝

▲ 2x 數碼變焦拍​​攝

▲ 3x 光學變焦拍攝

▲ 10x 數碼變焦拍攝

▲ 30x 數碼變焦拍攝

雖説 Galaxy Z Fold7 是首次升級配置兩億像素鏡頭,但這顆 ISOCELL HP2 感光元件已經從 Galaxy S23 Ultra 沿用至今,其表現被三星打磨得相當成熟與穩定。

一別過往 Fold 系列更吸睛色彩表現,今年 Galaxy Z Fold7 所拍攝的圖片色彩再減少味精,整體更貼近肉眼所見的真實,這點大家可從圖片中的藍天察覺到。

成像風格偏向自然

説真的,這顆主攝鏡頭的表現真的無需多説,整體與 Galaxy S25 Ultra 表現一致,拍攝出的圖片無論在清晰度以及寬容度方面都表現優異,亮部與暗部分明,並沒出現過重的 HDR 效果,這讓圖片層次感更佳;同時整體演算法更偏向自然風格,圖片並沒出現過往的過度銳化現象,這點 Victor 個人相當喜歡。

第二組 – 超廣角 => 30x 變焦樣張

▲ 超廣角拍攝

▲ 主攝鏡頭拍​​攝

▲ 2x 數碼變焦拍​​攝

▲ 3x 光學變焦拍攝

▲ 10x 數碼變焦拍攝

▲ 30x 數碼變焦拍攝

至於換了更大底感光元件的超廣角鏡頭表現也可圈可點,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其拍攝圖觀感相當好,寬容度與色調方面的調教與主攝鏡頭非常接近。

不過 Victor 認爲超廣角拍攝的演算法仍有提升空間,感覺仍未完全發揮這鏡頭的潛力;同時邊角畫質有出現下滑現象,這或許與鏡片素質有關。

第三組 – 超廣角 => 30x 變焦樣張

▲ 超廣角拍攝

▲ 主攝鏡頭拍​​攝

▲ 2x 數碼變焦拍​​攝

▲ 3x 光學變焦拍攝

▲ 10x 數碼變焦拍攝

▲ 30x 數碼變焦拍攝

至於變焦拍摄方面,得益於兩億像素鏡頭加持,Galaxy Z Fold7 的 2x 數碼變焦拍攝圖確實達到無損變焦效果,色彩與寬容度與 1x 拍攝圖一致,就算放大圖片看其細節保留以及清晰度都達到主攝水平。

至於 3x 變焦方面,这颗已沿用四代的 3x 光學中焦鏡頭表现在光线充足下還是達標的,其 3x 光学变焦拍摄图的清晰度、宽容度与色彩表现与主摄相当接近,足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拍摄需求。

第四組 – 超廣角 => 30x 變焦樣張

▲ 超廣角拍攝

▲ 主攝鏡頭拍​​攝

▲ 2x 數碼變焦拍​​攝

▲ 3x 光學變焦拍攝

▲ 10x 數碼變焦拍攝

▲ 30x 數碼變焦拍攝

由於沒配置長焦鏡頭,Galaxy Z Fold7 只能透過數碼變焦方式達到 10x 放大效果,我們看到在日光下其表現算是達到及格水平,圖像明顯出現數碼處理痕跡,好在只要拍攝場景不複雜的話 AI 演算法還是有辦法提升畫質,不過一旦場景難道 AI,那畫質會不夠乾净。

得益於更先進的AI 算法加持,只要圖像中出現字體或綫條都會得清晰度加強,所以用於拍攝遠處的招牌與字體算是堪用,用於社交平台分享以及記錄日常生活還可以哦 ~

至於 30x 數位變焦的拍攝表現,大家可從以上三組拍攝樣張看出其畫質,小編應該也不必多說些什麼吧 ~



第五組 –超廣角 => 10x 變焦樣張自動模式

▲ 超廣角拍攝自動模式)

▲ 主攝鏡頭拍​​攝自動模式)

▲ 3x 光學變焦拍攝自動模式)

▲ 10x 數碼變焦拍攝自動模式)

來到低光拍攝,與 Galaxy S25 Ultra 演算法一致,Galaxy Z Fold7 的主攝與超廣角鏡頭無論在自動模式或手動啓用夜景模式下,其夜景模式啓用的門檻較高,在一般光綫較亮的街景下相機會選擇拍攝速度而不啓用 Night Mode。

夜景模式啓用門檻較高

得益於更强的 ISP 與 AI 演算法,今年就算在自動模式下拍攝,Galaxy Z Fold7 主攝還是能拍攝出清晰度與寬容度不錯的圖片,其噪點控制也比前代來得好,但放大圖片看夜空部分還是能看見 Noise 浮現,尤其是感光元件較小的超廣角鏡頭更爲明顯。


第六組 –超廣角 => 10x 變焦樣張夜景模式

   ▲ 超廣角拍攝(夜景模式)

▲ 主攝鏡頭拍​​攝(夜景模式)

▲ 3x 光學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 10x 數碼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第七組 –超廣角 => 10x 變焦樣張夜景模式

  ▲ 超廣角拍攝(夜景模式)

▲ 主攝鏡頭拍​​攝(夜景模式)

▲ 3x 光學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 10x 數碼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有鑒於此,Victor 個人還是建議大家在夜晚啓用夜景模式。在 Night Mode 加持下,Galaxy Z Fold7 的主攝鏡頭絕對達到旗艦級水平,圖片的清晰度、噪點控制、細節保留以及動態範圍表現良好。

值得一贊的是,三星的主攝與超廣角鏡頭的夜景算法依舊注重保持夜晚氛圍,並不會暴力提升圖片整體亮度與暗部細節,圖片看起來更真實也更具層次感。

超廣角拍攝部分,在夜景模式加持下 Galaxy Z Fold7 同樣能夠輸出清晰明亮的圖片,圖片在保留細節的同時也沒出現太多噪點,相信大家不會介意等個兩秒鐘換取更好看的超廣角夜拍圖吧?

第八組 –超廣角 => 10x 變焦樣張夜景模式

 ▲ 超廣角拍攝(夜景模式)

▲ 主攝鏡頭拍​​攝(夜景模式)

▲ 3x 光學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 10x 數碼變焦拍攝(夜景模式)

此外,Galaxy Z Fold7 這顆 3x 變焦鏡頭在夜景模式加持下,一般街景環境拍攝表現不錯,演算法會提高圖像亮度,並在細節保留與噪點控制之間取得平衡,讓圖片顯得乾净至於也保留細節。

不過實話實説,這顆打磨多年的 3x 變焦鏡頭真的是時候升級了,若碰到較暗環境,再强的演算法也救不了其底子不大的感光元件,畢竟這是硬件上的問題。



超微距拍攝

由於超廣角鏡頭新增了自動對焦功能,Galaxy Z Fold7 終於首次加入超微距拍攝模式,大家只需要開啓相機將鏡頭近靠在拍攝物體鏡頭就會自動切換到超微距模式,拍攝體驗還是挺人性化的。

兩億像素 vs 1200萬像素細節對比

1200萬像素裁切 (上) vs 2億像素裁切 (下)

那到底今年升級的2億像素主攝鏡頭對比一般 1200萬像素圖片在細節呈現方面是否占據優勢?

從以上已裁切的對比度圖大家應該可以清楚看到兩億像素圖片在細節保留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圖中招牌上的字體不單更清晰可讀,同時綫條也更立體,清晰度明顯更佳!

人像模式

▲ 3x 人像拍攝

人像模式方面,得益於更強 ISP 與更成熟演算法,Galaxy Z Fold7 的 3x 變焦鏡頭還是一如過往版相當可靠,人物與背景的分割準確度高,同時背景虛化也自然,就算用於街拍也非常好用,大家不妨可多用這模式進行拍攝。

變焦鏡頭仍未達到 Ultra 級別

綜合來説,Galaxy Z Fold7 今年主攝鏡頭規格確實達到 Ultra 效果,但變焦鏡頭方面對比 Galaxy S25 Ultra 進步空間仍很大,希望明年三星能考慮升級變焦鏡頭規格,在兩億鏡頭加持下,或許可考慮將 3x 變焦鏡頭直接換到 5x 變焦鏡頭,這樣才能真正達到 Ultra 級別。



視頻拍攝

▲主攝鏡頭:8K@30fps 視頻

視頻拍攝方面,Galaxy Z Fold7 主攝鏡頭可實現最高 8K@30fps 視頻拍攝;而超廣角、3x 變焦鏡頭以及自拍角鏡頭最高可實現 4K@60fps 視頻拍攝;同時也加入了 10-bits HDR 支援。

説實在的,今年 Galaxy Z Fold7 的視頻拍攝實力提升相當有感,其 8K 拍攝畫質清晰度、色彩與動態範圍表現非常好,整體拍攝畫面很通透,個人非常喜歡。

▲主攝鏡頭:4K@60fps 視頻(啟動超級防震)

至於超級防震模式今年 Galaxy Z Fold7 升級支援最高 4K@60fps 格式,這可是與 Galaxy S25 系列持平;Victor 發現 Galaxy Z Fold7 在超級防震模式下所輸出的畫面穩定度更佳,畫面晃動程度更小,流暢度也更佳。




自拍效果:五顆攝像鏡頭皆可自拍;内螢幕自拍鏡頭支援 100度廣角拍攝!

自拍方面,Samsung Galaxy Z Fold7 可利用機身內全部鏡頭進行 Selfie,當中包括背面配置的三顆鏡頭,以及外螢幕上的 1000萬像素自拍鏡頭,當然也少不了内螢幕今年升級支援 100度廣角拍攝的1000萬像素鏡頭,自拍玩法可說是更豐富有趣。

▲ 1000萬像素自拍效果(外屏自拍鏡頭)

▲ 1000萬像素自拍效果(内屏自拍鏡頭)

▲ 主攝自拍效果

成像方面,根據以上對比圖,可看出三顆鏡頭所拍攝出的自拍圖都非常清晰,論畫質當然還是主攝鏡頭更好。但内螢幕那顆支援 100度廣角拍攝的鏡頭所攝取畫面明顯比另外兩顆更廣闊,非常適合用於群體自拍,當然也更適合在旅游中與風景自拍。

▲ 1000萬像素自拍效果(外屏自拍鏡頭)


▲ 1000萬像素自拍效果(内屏自拍鏡頭)

▲ 主攝自拍效果

來到低光環境,我們看到兩顆 1000萬像素自拍鏡頭的表現在自動夜景的加持下出乎預料地清晰明亮,膚色也相當接近,在一般街景環境下其拍攝效果足以媲美主攝鏡頭,這確實出乎意料。




性能表現:高通驍龍8 Elite For Galaxy 性能無疑是業界最强!

效能上 Samsung Galaxy Z Fold7 配置了最新一代高通驍龍8 Elite For Galaxy 處理器;其 CPU 以及 GPU 性能對比前代分別提升了 38% 以及 26%,升級相當有感。

不得不提的是,爲了追求更輕薄設計,今年 Z Fold7 不再采用傳統的 VC(vapor chamber)熱導板,而是改為使用約前代 2.5 倍面積的「石墨散熱片」

跑分方面,Galaxy Z Fold7 在 Geekbench 6 上單核獲得 2,936分,對比前代提升了 29%;至於多核則拿下 9,422分, 對比前代也提升了約 34%;整體跑分成績算是達到主流水平。

至於安兔兔(Antutu)V10 跑分方面,Galaxy Z Fold7 僅拿下接近 216萬分,這成績對比前代獲得的 164萬跑分提升了 32%!

來到針對圖形性能測試的 3D Mark 的 Wild Life Extreme 測試,Galaxy Z Fold7 的平均幀率僅達到 36.45 FPS,並獲得 6,086 分,這成績對比前代提升了 37%!

 

至於用於測試手機遊戲光線追蹤效能的 Solar  Bay Stress Test,Galaxy Z Fold7 的穩定度僅達到 56.7%,表現不過不失 ~

來到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 部分,Galaxy Z Fold7 在長時間強度操作下穩定度達到 59.3%,這表現對比前代較爲遜色,看來少了 VC 散熱板確實對高性能穩定度有所影響。


實際體驗方面,可感受到今年三星對於高通驍龍8 Elite For Galaxy 的調教相當不錯,儘管機身内沒配置 VC 散熱板,但 Galaxy Z Fold7 在日常使用中并沒出現嚴重發熱現象,就算是錄製 4K 視頻挺多是感受到機身較溫熱,未到非常燙手底部,這確實讓人意外。

運行速度方面,毫無疑問高通驍龍8 Elite For Galaxy 是目前業界最頂尖芯片,Galaxy Z Fold7在開啓 Apps、多任務處理甚至是分屏操作皆能輕鬆應對,速度非常迅速,性能表現絕對達到旗艦級。

至於想瞭解大型游戲性能的朋友可點擊這查看 NL Tech 做的游戲視頻測試哦 ~




系統 & AI :Gemini Live、Audio Eraser、Circle to Search in Games ~

今年 Samsung Galaxy Z Fold7 破天荒直接預裝最新 One UI 8 系統出廠,它可是市場上首批預裝 Android 16 系統上架的新機。

實際上 One UI 8 算是 One UI 7 的優化版,界面與功能方面并沒引進太大改進,因此體驗與觀感方面與 One UI 7 相差不大。

AI 功能方面,Galaxy Z Fold7 包攬了所有 Galaxy S25 系列上的 AI 功能,當中包括【AI Select】、【Best Face】、【Audio Eraser】、【Now Brief】以及【Now Bar】等,有興趣瞭解更多的朋友可點擊早前 VTECH 發佈過的 AI 推薦文章查詢更多。

接下來帶大家迅速瞭解一下這次 Z Fold7 强打的新 AI 功能:

1. 【Gemini Live】

【Gemini Live】是 Google Gemini 的一項強大功能,讓你可以用語音說話、開啟鏡頭,甚至分享手機螢幕,直接與 AI 進行即時互動。你不再需要打字,只要像和朋友說話一樣,就能讓 AI 幫你解決問題或給出建議。

當你開啟 Gemini Live,AI 不只會聽你說話,還能看你拍的畫面。例如你可以拍一張食物照片,請它估算卡路里;或對著家裡的混亂空間,請它提供整理建議。你也能分享目前的手機畫面,像是正在選購商品或設計簡報時,讓 AI 一邊看一邊給意見。

此外,Gemini Live 還能分析你上傳的圖片、PDF 文件,甚至是影片內容,幫你快速了解重點。它也能整合 Google 的應用程式,幫你新增日曆事件、查找地點、記錄待辦事項等。

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只要打開 Gemini App,點選「Live」功能,開啟語音、鏡頭或分享畫面,就可以開始與 AI 自然對話。這是一種更直覺、互動更即時的新體驗,讓 AI 更像一位真正能看、能聽、能幫忙的智慧助理。

2.【Audio Eraser】

此外 Samsung Galaxy Z Fold7 也支援非常好用的Audio Eraser視頻編輯功能,它能讓您錄製的影片聲音更清晰,當中 AI 技術將可消除錄影過程中不需要的背景聲音,重點是手機設定將允許您獨立調整人聲、音樂、風聲、雜音以及人群雜音等的聲量。

就好比以上展示視頻,Victor 在嘈雜的餐廳内錄製視頻,事後可透過【Audio Eraser】最大程度去除背景雜音與風聲,讓拍攝者的人聲更爲突出,這 AI 音效處理能力確實是内容創作者的福音!


3. 【Circle to Search in Games】

不得不提的是,Galaxy Z Fold7 上引入了升級版 「Circle to Search in Game」 功能,這次不只是單純搜尋,而是配合最新的「AI Mode」進一步針對遊戲場景中的元素進行即時理解與分析,讓玩家在不中斷遊戲的情況下,快速獲得攻略、影片教學與背景知識。

舉例來說,圈選《原神》的角色後,AI 不只是告訴你名字,還會列出角色定位、配隊建議、玩家心得或 YouTube 影片。

4. 【Portrait Studio for Pets】

此外,One UI 8 也新增了【Portrait Studio for Pets】功能,可將您拍攝的可愛寵物圖片轉換成卡通造型,當中還能選擇像「3D 卡通」、「魚眼鏡頭」屠戶「油畫」等風格,輕鬆把毛孩照轉成有趣、可愛的藝術效果,看了後更讓人心融化 ~



可獲 7年 Android 系統大更新 + 7年安全性更新

最後來到用戶關心的系統升級方面,Samsung Galaxy Z Fold7 依舊能獲得長達七年的 Android 系統大更新以及安全性更新,代表出廠已預裝好 Android 16 的它到了 2032 年還能升上 Android 23 以及獲得安全性修復更新,真的不讚不行!



外放喇叭:聲量對比前代變小了,好在整體播放效果仍不錯!

在今年機身大幅削薄 26% 后,Galaxy Z Fold7 的外放喇叭一如所料般對比前代稍微遜色。大家可別以爲其外放效果不好,只是前代的播放效果算是手機最頂級的表現,而 Z Fold7 因音量方面稍小聲,環繞效果稍弱而顯得遜色些,不過其立體聲效果還是挺不錯的,高音不會太尖,用於追劇以及播放音樂效果還是挺好的!



電池續航力:4400mAh 電量搭載 25W 快充!

毫無驚喜,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今年依舊沿用 4400mAh 電量搭載 25W 有線閃充以及 15W 無線充電規格。

在這得向大家説聲抱歉,可能是軟件緣故手上這部測試機無法運行 PCMark Work 3.0 測試,因此無法提供續航力數據,若日後軟件更新后能夠順跑,VTECH 將後續補上 PCMark 續航成績。

5G 網路下所使用的電航力表現

根據個人測試,在開啟 5G 網絡下全天候不斷在使用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Whatsapp 以及 Youtube 等熱門 App,同時屏幕設置 120Hz 自調刷新率的情況下, GalaxyZ Fold7 的電航力在不玩遊戲的情況下 SOT 達到 5 ~ 5小時半,就算是較常使用相機 SOT 也能接近 5 小時,一般用戶若不玩游戲應該能從早工作撐到晚上回家才充電,至於重度使用者則難免一天兩冲。

給大家一個概念,在同樣的使用習慣下,Victor 手上的 Galaxy S25 Ultra 亮屏時間應該只是比 Z Fold7 多半小時這樣,這電航力表現對於一部超薄摺叠屏手機來説算是挺不錯的。

電量小測試(7.6寸大屏 + 120Hz 高刷):-

  • 欣賞 Youtube 視頻 60 分鐘 (鏈接 Wifi,屏幕亮度 – 40%,外放喇叭聲量 70%) – 耗電 9%


充充電方面,小編使用了第三方 Ugreen 的 65W 閃充頭為手機充電,,Galaxy Z Fold7 首半小時能獲得 45% 電力,充滿電需花費 90分鐘之久,這充電速度真的有必要加快,希望下一代產品能升級閃充規格,至少給個 45W 閃充也不過分吧 ~

Samsung Galaxy Z Fold7 充電速度

  • 充電 15 分鐘:可獲 28% 電量
  • 充電 30 分鐘:可獲 45% 電量
  • 充電 60 分鐘:可獲 80% 電量
  • 充至 100% 需 花費 90 分鐘




總結

  • 外觀設計與造工
  • 屏幕表現
  • 相機表現
  • 處理器性能
  • 電航力
  • 系統表現與升級
4.5

Summary

摺疊螢幕問世多年,市場對它的疑問從未停止:摺疊機何時能真正取代直板旗艦? Galaxy Z Fold7 的誕生,讓這個問題首次變得不再遙遠。

本代在設計上的進步尤為關鍵 —— 收摺後機身厚度僅 8.9mm,重量 215g,加上更趨標準的 21:9 外螢幕比例,讓 Z Fold7 在日常握持、單手操作、口袋收納等層面,幾乎與直板旗艦無異。對 Victor 而言,這是第一款上手後就讓我動念更換的摺疊手機。

摺疊結構帶來的寬闊主螢幕仍是核心賣點,尤其升級配置更大的 8寸大熒幕在閱讀、筆記、多工處理與影音娛樂等場景均展現出直板手機難以比擬的使用效率;不過今年為追求輕薄設計而選擇砍掉 S Pen 支援確實是一大遺憾。

影像系統也迎來顯著升級:主鏡提升至 2 億像素,搭配更大感光元件的超廣角鏡頭與全新超微距功能,讓拍攝功能更完整。不過,遠距變焦能力仍與 Galaxy Ultra 系列有明顯差距,是目前仍保留的一項短板。

續航方面,在三星的系統調校下,Z Fold7 的電力表現雖說相當不錯,不過大家仍期待下一代機型能導入更大容量的新型電池,並提升充電速度,以真正匹配旗艦定位。

整體而言,Galaxy Z Fold7 是目前最接近直板旗艦實用性的一代摺疊手機。它在設計成熟度與使用體驗上跨出關鍵一步,讓摺疊機首次成為不只是「科技嘗鮮」,而是可以真正考慮作為日常主力機的選項。

更輕薄的設計,讓 Galaxy Z Fold7 開啟了摺疊屏正式進入主流手機市場的開端,就不知大家今年會否考慮跳槽呢?

官方建議售價:RM7,799 (12GB RAM + 256GB 容量)  /  RM8,399 (12GB RAM + 512GB 容量)/  RM9,899 (16GB RAM + 1TB 容量)
適合購買對象:走在潮流尖端的朋友、從事設計產業者、白領人士、管理高層
購買 Samsung Galaxy Z Fold7 網址